樂活諮詢室|當心情卡住了,和 ChatGPT 談談心?


在這個數位生活日益緊密的時代,愈來愈多的人開始嘗試和ChatGPT——聊天、抒發心情。

現代工作步調快、生活壓力高,很多人偶爾會有這種感覺:「我有很多心事想說,卻不知道要跟誰說、說出來會不會被笑庸人自擾...」。在這樣的情境下,越來越多人開始嘗試使用 ChatGPT來抒發情緒、釐清想法,甚至建立屬於自己的文字日記。

■ 您使用過ChatGPT嗎? 
Image/unplash

■ ChatGPT 不是朋友,也不是心理師

首先,有一點很重要——ChatGPT 是一個AI語言模型,不是心理師,也不是虛擬朋友。

但它可以像是一面鏡子、一個文字的陪伴者,幫助人們將混亂的情緒與想法做梳理,彙整、釐清後再予以回應,對於不習慣和他人談心、或希望快速整理內在狀態的使用者來說,是一個不錯的緩解情緒的管道。


■ 如何用 ChatGPT 釐清情緒思考

和ChatGPT 互動時,可以試著用寫日記的模式,或透過提問、摘要,將內心混亂的感覺和思緒,先隨意的用語音、文字紀錄。藉由紀錄的過程,讓AI將潛在的情緒模式具體化,協助看見自身思緒的盲點與需求。以下兩種具體互動的方式,您都可以嘗試看看。

一、善用合適的指令,主動告訴ChatGPT,您希望它「記得什麼」。例如:

「請幫我記得我常常很在意他人的感受,有時候人際互動會讓我感到不愉快。今天發生OOO事情……請幫我分析這種感受?」
「我最近常常亂做夢,夢境像是我趕不上公車、或是我被關在捷運裡出不去,幫我記錄夢境,可能潛意識裡有什麼讓我不安的提醒。」

二、在單層主題互動對話裡,記錄長期的生活事件、擬定情緒觀察日誌,甚至讓ChatGPT幫忙回顧特定對話中的情緒反應。例如:

「我最近覺得很煩,但不知道在煩什麼,可以問我一些問題,幫我找到原因嗎?」
「幫我回顧過去三次和OOO的吵架(衝突),我想看看是否有共同的情緒反應。」

■ ChatGPT的設定可以讓對話內容更細緻。 
Image/© DTF

■ 善用記憶模式與語氣設定

ChatGPT 可以開啟「記憶功能」,依據您過去的對話習慣來調整回應風格;若您在意隱私,也可以選擇關閉此功能,每次以全新的對話方式互動。

此外,您也可以設定 ChatGPT 的回應語氣,例如:「請用溫柔關懷的方式和我說話」或「請用理性分析的方式與我對談」,讓對話更符合您的情緒需求。

■ 什麼時候用 ChatGPT?什麼時候找諮詢師?

用ChatGPT 釐清情緒思考,有即時、可抒發的優點,就像是診所一樣,小病去拿個藥就能逐漸好轉。但如果當您長期失眠或食慾改變、無法停止焦慮或過度思考、感到無望或自責,諮詢師就像大醫院的住院醫師,用技術及經驗開刀走進您心裡,協助治癒最深層的不安。

若您在使用 ChatGPT 後仍感到困惑、難以釐清情緒,請千萬記得公司提供樂活諮詢的服務,讓專業的陪伴,補足 AI 無法取代的人際支持。



■ 停下來理解自己,就是改變的開始

ChatGPT 的角色,是協助我們停下腳步、開始對話,提供一種立即性的支持,但它不是終點。真正的改變,來自於我們願意誠實面對內在,並勇敢地踏出那一步——尋求協助。

心理諮商則是透過與心理師的真實互動,探索造成困擾的深層模式,在理解中找到轉變的可能。這不只是對話,更是一段溫柔而堅定的陪伴旅程。

試著每天留一點時間給自己,寫下一句話、說一段心情,無論是與 AI 聊天、寫在筆記本,還是走進諮詢室,這些行動都是在對自己說:「我願意理解自己,我願意變得更好。」這一步,就是改變的開始。
(Text/郭玟君.專業諮詢/樂活諮詢室 王芷勻)

■ 延伸閱讀:
樂活諮詢室|學習高EQ溝通 避免情緒虛耗
樂活諮詢室|不想說再見-淺談哀傷失落心理調適


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