歲末年終之際,天氣溫度總是明顯驟降或升溫。面對低溫來襲,要特別注意日常保暖方法與心血管疾病相關問題。
心血管疾病已不再是男性專屬,根據衛生福利部108年死因統計,心臟疾病是國人死亡主因的第二名,也是女性死亡的第二位。
家中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年老長輩,更要在冬季特別注意低溫對健康造成的危害。當氣溫驟降時容易引起血管收縮、血壓上升,間接引發心房顫動,導致中風或心肌梗塞。
■ 心血管疾病容易致使死亡率增倍,所以當身體有小症狀千萬別輕忽。
Image/pixabay
|
■ 日常落實保健行動,五個保命重點要記得
1. 三高、心血管疾病患者需依醫囑持續服藥,一般人也建議以722原則,定期測量血壓,即連續測量7天、每天2次、每次量2遍,並記錄監控血壓變化。
2. 三餐注重飲食均衡,採低油、低糖、低鹽、高纖(3低1高)原則。飲用溫熱的飲品或湯品時,注意不要超過安全溫度攝氏65度。
■ 5個日常保命要訣,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猝發。
Image/國民健康署
|
3. 保持適當運動習慣,如欲外出運動,從頭到腳的身體保暖不可少,避免因外出溫差過大導致心血管瞬間收縮。運動前充分暖身,並適當補充水分。
4. 避免飲酒暖身,因為酒精使皮膚微血管擴張,會有身體變熱的錯覺。事實上血液流往四肢後,反而造成身體中心體溫下降。直接吸菸或被動吸入二手菸,也會增加血管傷害以及心臟病的風險。
5. 每日保有充足的睡眠,讓身體完全休息。若半夜起床上廁所,也必須添加衣物。天氣特別寒冷時,早上起床要遵循「慢、熱、起、穿、行」的口訣,先做好安心踏實的保暖準備。
■ 切勿忽視與心臟相關的疼痛
台灣日夜溫差較大,尤其當冷氣團寒流來襲時,更容易觸發急性發作的腦血管疾病,要多注意和心臟、心血管的徵兆與警訊,以免錯失就醫機會。
1. 當身體突然出現「胸悶、胸痛」的感覺,甚至是手臂疼痛,疼痛範圍約半個手掌,位置在胃到下巴、右肩到左肩甚至到左手肘,有可能是心肌梗塞,應該要立即就醫接受治療。
2. 當感覺呼吸特別喘、耐力變差、心跳過快,可能是心律不整,中風機率高達常人的五倍。
3. 吃飽飯後、生氣或有壓力、運動過後,出現喘不過氣、心悸、持續幾分鐘以上的噁心和冒冷汗,是心血管過於狹窄的警訊。
■ 溫差過大,有時候身體不適的感覺特別明顯,千萬不能有忍一下應該就不痛的想法,而錯過就醫黃金時期。
Image/國民健康署
|
■ 牢記FAST口訣,觀察中風徵兆
當人在不同溫度的區域進出時,忽冷忽熱會使血管忽然收縮忽然擴張,更容易誘發腦中風。牢記「FAST」口訣用以辨別中風徵兆。
1. F」就是FACE: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,兩邊的臉是否對稱。
2.「A」就是ARM: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,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。
3.「S」就是SPEECH:請患者讀一句話、觀察說話是否清晰且完整。
4.「T」就是TIME:當上面三種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,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,立刻送醫,爭取治療的時間。
■ 辨別中風四步驟,把握「急性中風搶救的黃金3小時」。
Image/國民健康署
|
請記得隨時注意以上身體徵兆,平平安安度過冷冷的冬天哦!
0 留言
看完這篇文章想分享您的想法嗎?歡迎留言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