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入主題之前,我們先來進行一道情境題。
今天,公司突然要求所有同仁要開始加班一小時,身為中階主管的您,會選擇以什麼樣的方式對同仁宣布消息呢?
1. 完全遵守公司政策,直接宣布,心中認為同仁會理解,不會有太大反彈。
2. 體諒同仁辛勞,讓無法加班的同仁先離開,工作自行攬下。
3. 彙整、徵詢同仁對加班的意見,試著向上級溝通理解加班緣由,甚至努力替同仁爭取減少加班時間。


今天,公司突然要求所有同仁要開始加班一小時,身為中階主管的您,會選擇以什麼樣的方式對同仁宣布消息呢?
1. 完全遵守公司政策,直接宣布,心中認為同仁會理解,不會有太大反彈。
2. 體諒同仁辛勞,讓無法加班的同仁先離開,工作自行攬下。
3. 彙整、徵詢同仁對加班的意見,試著向上級溝通理解加班緣由,甚至努力替同仁爭取減少加班時間。



有沒有發現,當上中階主管後,怎麼做都不是,顧到上司就會失去民心,照顧民心則很可能會失去效率,不但要達成上級交付的任務,還要帶領同仁有效率地工作,一方面常被提醒帶人要帶心,另一方面又被指責忽略組織立場。總是處於立場為難、左右不是人的窘境中,別懷疑,您們就是組織內的「三明治主管」。
在這先跟大家分享一句話,現代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(William James)曾言:「全天下最痛苦的人,就是想討好每個人的人!」三明治主管夾在高層與同仁之間,夾在工作與家庭之間,每天都要面臨兩難議題,常常處在進退兩難、上下夾殺的局面,有沒有時常想大喊:「做事很難,做人更難!」,活在無形的壓力之中呢?以下就來幫助各位辛苦的中階主管們統整出常見困境,也分享困境中不同的想法或做法。
■ 中階主管就像三明治一樣,被夾在主管及下屬之間,經常處於進退兩難的困境之中。
Image/StockSnap
|
【困境一】自己做事很有效率,叫人做事反而累
可以變成主管通常是因為過去的努力獲得賞識,但當上主管後,千萬別以為只要「更努力做事」就可以一帆風順。有些主管一看到同仁做得不好,就立刻跳下來阻止他犯錯,甚至乾脆把工作撿來自己做,而且常會說「自己來比較快」,然後開始抱怨同仁辦事不力、能力不佳。切記,這是當主管的大忌。
「絕對沒有一位部屬,是最初就帶著100分的態度和技能來工作。」留給同仁犯錯的空間,事實上就是留給他成長的機會。當同仁遇到困難時,主管再適時伸出援手,正是獲得同仁信賴的好機會。如果知道身後永遠有主管的支持,同仁也會比現在更加倍努力。
【困境二】永遠聽錯指令,同仁真的很難教
「底下同仁真的很難帶,叫他做A,偏偏去做B,每次都要幫他收尾,感覺都聽不懂我的指令啊!」訪談常聽到主管無奈的心聲。想提醒主管們,「千錯萬錯都是同仁的錯」,是職場溝通出現問題的最大關鍵。下次同仁做錯事時,不妨試試看以提問取代教訓,反過來刺激對方思考,例如:「你的想法是什麼?」、「你覺得怎麼做比較好?」藉由引導式的雙向溝通,來代替單向的指令和教導。
有時候溝通問題其實也是世代差異,中階主管們比較多是六年級生或七年級前半段,基層同仁則大多在八年級甚至九年級。新世代是凡事都愛問為什麼的世代,傳統餐飲常見的軍事化教育,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時代已經過去了,有時候不是指令的問題,而是世代溝通出現問題,在新世代的溝通模式中,「傾聽」扮演了比「說話」更重要的角色,真誠的聆聽可以讓同仁比較有安全感,用心且巧妙的傾聽與發問,往往能引出隱藏在表面後的真正想法。
【困境三】同仁抱怨主管不公,明明沒有,我該怎麼辦
每個同仁都想要被委以重任,大多數主管會依照同仁的能力去分配工作,當某些特定人士時常被託付重要任務時,流言蜚語便開始漫天飛舞。這種情況一旦發生,如果主管放手不管,很可能會讓整個組織被流言纏繞,進而讓團隊失去凝聚力、同仁彼此猜忌。
建議主管遇到流言時要主動出擊闢謠。去找同仁談談,詢問同仁在工作上的成就感、挫折感,以及對職場環境的期望,並清楚地闡述當初選擇的評斷標準為何,進而明確告訴同仁應該如何做,順勢幫同仁設定下一階段的工作目標、該增強哪些能力達到標準,為了下次也可以被委託重要任務而準備。
另外,有些同仁則是自認為被特別嚴厲對待,這時主管的角色更是重要,需要與同仁明確公開評量標準,即時解開同仁對於「不公平」的心結,否則當猜忌一出現,就會像手機螢幕出現了第一道裂痕,若沒有立即修復它,就會開始蔓延、擴散開來,一發不可收拾。
「底下同仁真的很難帶,叫他做A,偏偏去做B,每次都要幫他收尾,感覺都聽不懂我的指令啊!」訪談常聽到主管無奈的心聲。想提醒主管們,「千錯萬錯都是同仁的錯」,是職場溝通出現問題的最大關鍵。下次同仁做錯事時,不妨試試看以提問取代教訓,反過來刺激對方思考,例如:「你的想法是什麼?」、「你覺得怎麼做比較好?」藉由引導式的雙向溝通,來代替單向的指令和教導。
有時候溝通問題其實也是世代差異,中階主管們比較多是六年級生或七年級前半段,基層同仁則大多在八年級甚至九年級。新世代是凡事都愛問為什麼的世代,傳統餐飲常見的軍事化教育,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時代已經過去了,有時候不是指令的問題,而是世代溝通出現問題,在新世代的溝通模式中,「傾聽」扮演了比「說話」更重要的角色,真誠的聆聽可以讓同仁比較有安全感,用心且巧妙的傾聽與發問,往往能引出隱藏在表面後的真正想法。
■ 以聆聽取代謾罵,可以創造更良好的雙向溝通效果。
Image/郎筑萱 @ DTF
|
【困境三】同仁抱怨主管不公,明明沒有,我該怎麼辦
每個同仁都想要被委以重任,大多數主管會依照同仁的能力去分配工作,當某些特定人士時常被託付重要任務時,流言蜚語便開始漫天飛舞。這種情況一旦發生,如果主管放手不管,很可能會讓整個組織被流言纏繞,進而讓團隊失去凝聚力、同仁彼此猜忌。
建議主管遇到流言時要主動出擊闢謠。去找同仁談談,詢問同仁在工作上的成就感、挫折感,以及對職場環境的期望,並清楚地闡述當初選擇的評斷標準為何,進而明確告訴同仁應該如何做,順勢幫同仁設定下一階段的工作目標、該增強哪些能力達到標準,為了下次也可以被委託重要任務而準備。
另外,有些同仁則是自認為被特別嚴厲對待,這時主管的角色更是重要,需要與同仁明確公開評量標準,即時解開同仁對於「不公平」的心結,否則當猜忌一出現,就會像手機螢幕出現了第一道裂痕,若沒有立即修復它,就會開始蔓延、擴散開來,一發不可收拾。
【困境四】團隊好被動,像一盤散沙
「都要我叫才會動,工作很明顯就在那裡,但他們經過看到,也都不會順手做一下,也不會主動去補位,真的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耶?」主管們,如果一廂情願地認為同仁都可以自動自發、奮發向上,那您恐怕會常常失望了。工作上的主動性也是需要培養的,一味批評或斥責,只會引發同仁負面感受,更加自我防衛,甚至被越罵越笨、越罵越被動。
每位同仁特質不同、能力不一,許多主管常常會把工作都壓在單位中的少數菁英身上,雖然可以讓事情快點完成,但這樣會消磨菁英們的心力,更會打擊其他同仁的士氣,久而久之,團隊自然越來越鬆散。好主管該做的是,善用前段班的才華,由他們協助提升後段班的能力,讓團隊每一個人成員「一起變強」。
【困境五】工作與家庭生活兩頭燒
這應該是許多同仁都會遇到的、也最令人無奈的問題。無論您是爸爸還是媽媽,家庭與工作永遠在天平的兩端。現實生活裡,沒有一個人能真正兼顧家庭和工作,我們無法面面俱到、事事完美,永遠不可能平衡、也永遠在取捨,那是很正常的事情,請不要自責或有罪惡感。
如果因為工作,必須轉換對孩子的照顧方式,請跟孩子坦誠自己的困境和情緒,不論家庭發生什麼事,請不要把孩子排除在外,讓孩子從小體認到父母要一邊工作一邊經營家庭的辛勞,孩子才會了解到,自己也有責任要面對和學習,無形中培養出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。
再者,既然「量」無法做到完美,就要加強短暫時間裡的「質」。在難得陪伴小孩的時光裡,您是否全心全意關注在小孩身上呢?還是依舊手機不離身?只要您願意,永遠都抽得出空陪伴小孩。兒女總在不經意中突然長大,所以要盡量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。您的曾經用心,孩子都可以接收得到,千萬別等到親子間已經漸行漸遠、無話可說時才後悔不已。
上述的苦,只是擔任主管各種辛苦中的一小部分,其他的辛苦還可能包括得不到高層領導人的信任、無法獲得部屬的擁護、跨部門主管合作不易、工作越來越多、責任越來越重、時間永遠不夠用等,族繁不及備載。主管們到底為什麼要自討苦吃呢?
講一句老話,「能忍人所不能忍,必能成人所不能成」。您們就是一群被認可的能者,也像是「公司內部的創業家」,被公認最了解公司營運的一群人,能夠構思、提出並負責推動許多高層領導人沒有想到的新點子。
您們也像組織的「腰力」,扮演承上啟下的功能,連結高層和基層彼此不同的想法。當高層描繪出公司願景與夢想,第一線的基層員工是看不見的,他們只能看到工作現場現實的一面,這時候主管的重要性就突顯出來了,您們要負責填補願景與現實之間的落差,將其轉化成可實行的計畫,再交由部屬付諸行動。您們是最重要的執行者,也是組織中最重要的一群人。
文章至此,希望可以給中階主管們一點心靈上的鼓舞,當工作無力感油然而生時,別忘了,樂活室的大門永遠是敞開的,我們會給您們最大的支持。
「都要我叫才會動,工作很明顯就在那裡,但他們經過看到,也都不會順手做一下,也不會主動去補位,真的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耶?」主管們,如果一廂情願地認為同仁都可以自動自發、奮發向上,那您恐怕會常常失望了。工作上的主動性也是需要培養的,一味批評或斥責,只會引發同仁負面感受,更加自我防衛,甚至被越罵越笨、越罵越被動。
每位同仁特質不同、能力不一,許多主管常常會把工作都壓在單位中的少數菁英身上,雖然可以讓事情快點完成,但這樣會消磨菁英們的心力,更會打擊其他同仁的士氣,久而久之,團隊自然越來越鬆散。好主管該做的是,善用前段班的才華,由他們協助提升後段班的能力,讓團隊每一個人成員「一起變強」。
■ 主管應該知人善任,鼓勵同仁互助合作,讓團隊一起變更強。
Image/陳奕璋 @ DTF
|
【困境五】工作與家庭生活兩頭燒
這應該是許多同仁都會遇到的、也最令人無奈的問題。無論您是爸爸還是媽媽,家庭與工作永遠在天平的兩端。現實生活裡,沒有一個人能真正兼顧家庭和工作,我們無法面面俱到、事事完美,永遠不可能平衡、也永遠在取捨,那是很正常的事情,請不要自責或有罪惡感。
如果因為工作,必須轉換對孩子的照顧方式,請跟孩子坦誠自己的困境和情緒,不論家庭發生什麼事,請不要把孩子排除在外,讓孩子從小體認到父母要一邊工作一邊經營家庭的辛勞,孩子才會了解到,自己也有責任要面對和學習,無形中培養出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。
再者,既然「量」無法做到完美,就要加強短暫時間裡的「質」。在難得陪伴小孩的時光裡,您是否全心全意關注在小孩身上呢?還是依舊手機不離身?只要您願意,永遠都抽得出空陪伴小孩。兒女總在不經意中突然長大,所以要盡量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。您的曾經用心,孩子都可以接收得到,千萬別等到親子間已經漸行漸遠、無話可說時才後悔不已。
忍人所不能忍 成就完美團隊!
上述的苦,只是擔任主管各種辛苦中的一小部分,其他的辛苦還可能包括得不到高層領導人的信任、無法獲得部屬的擁護、跨部門主管合作不易、工作越來越多、責任越來越重、時間永遠不夠用等,族繁不及備載。主管們到底為什麼要自討苦吃呢?
講一句老話,「能忍人所不能忍,必能成人所不能成」。您們就是一群被認可的能者,也像是「公司內部的創業家」,被公認最了解公司營運的一群人,能夠構思、提出並負責推動許多高層領導人沒有想到的新點子。
您們也像組織的「腰力」,扮演承上啟下的功能,連結高層和基層彼此不同的想法。當高層描繪出公司願景與夢想,第一線的基層員工是看不見的,他們只能看到工作現場現實的一面,這時候主管的重要性就突顯出來了,您們要負責填補願景與現實之間的落差,將其轉化成可實行的計畫,再交由部屬付諸行動。您們是最重要的執行者,也是組織中最重要的一群人。
文章至此,希望可以給中階主管們一點心靈上的鼓舞,當工作無力感油然而生時,別忘了,樂活室的大門永遠是敞開的,我們會給您們最大的支持。
■ 努力在工作與家庭生活中取得平衡,是人生永遠的課題。
Image/unplash
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