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肺炎帶來了近3個月的3級警戒,讓大家僅能透過3C裝置與他人聯繫與互動,快速輪轉的世界中,我們該如何自處呢?
2020年年初,爆發了新冠肺炎疫情,為這個世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我們的工作型態、生活方式不再一樣,心情也受到不少影響。隨著疫情的起伏,我們得時時繃緊神經,隨時預備好自己去迎接各樣挑戰。
手機裡、電視中、工作上的資訊量爆炸,紛亂的世界極度讓人分心,我們在坐車時滑著IG、吃飯時追劇、打掃時想著待會要做的事、行走時想著工作上的難題。
■ 現代人的生活因為隨時都需要接受新資訊,十分容易感到疲累。
Image/Pexels |
我們時時刻刻都在接收訊息,匆忙地行進著,一心多用,彷彿加速了效率,卻讓我們的身心更加疲累。每個當下的片刻,都是要追趕到未來的過渡,我們彷彿進入了「自動駕駛」模式。
■ 機械化步調 身心漸負擔
關掉知覺,機械化地做著日常該做的事,不知不覺地把牙刷完、不知不覺坐車到家,我們常常忘記大口呼吸、忘記覺察自已的內心,也忘記感受外面瞬息萬變的美好世界。
直到結束一天的疲憊,我們才驚覺沒有保留時間給自己,於是展開報復性的熬夜、暴飲暴食、甚至酗酒,希望帶給自己一些補償,然而這樣的方式,往往沒有讓我們得到休息,反而對身心造成負向循環。
■ 人們疲憊時,容易出現暴飲暴食、報復性熬夜,甚至酗酒等現象。
Image/Pexels |
其實,真正的休息,是讓自己的心慢下來,專注地,一次只做一件事。
我們可以專注地吃飯,品嚐每一口飯菜對味蕾帶來的刺激;也可以專注地喝一杯茶,品味茶香,感受茶湯入喉的甘甜、殘存口腔的餘韻及全身的舒暢。
當然我們還可以專注地做運動、栽種植物、做手工藝、打掃家裡、收納雜物等,將意識放在這些日常反覆出現的平凡事物上,把感官打開,體驗當下每一刻,如此一來,我們的心會感受到由內而外的滿足和愉悅,這就是「正念」(mindfulness)的力量。
■ 您上一次好好靜下心喝杯茶,是什麼時候了呢?
Image/Pexels |
所謂「正念」,並非我們常說的正向思考,而是一種聚焦和專注的概念,讓自己從Human doing(工作模式)轉換到Human being(當下模式),也就是純粹專注在當下自己的狀態,講起來好像很玄,但其實不然。
還記得嗎?當我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,可以目不轉睛地看著地上的螞蟻走來走去,完全忘記昨天才被媽媽罵,或待會要去做什麼,因為總是擁抱當下,孩子的喜悅和滿足都是那麼的純粹。
隨著年紀漸長,我們的雜念也變多,總是掛念著下周的工作、掛心昨天和朋友的誤會,為了未來尚未發生或過去無法改變的事件,感到壓力或憂慮。
■ 日常小方法 找回專注力
其實,我們只需要透過自覺性地調整,就能慢慢拾回專注的能力。提供大家一些適合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的小方法,一起把專注找回來吧!
一、早晨定心儀式:
早晨的定心可以決定我們一整天的狀態。起床時,先別急著打開手機讓訊息湧進來,在家裡找個舒適角落,伸展一下身體,花一兩分鐘靜坐,閉上眼睛做幾個深呼吸,專注身體的知覺,讓心安定下來。
二、一次只做一件事:
二、一次只做一件事:
即使面對各種日常時刻,都要專心。吃飯時專心吃飯、洗澡時專心洗澡,走路時專心走路,專注體驗身體每一刻的律動和感受。
三、工作時專注當下:
三、工作時專注當下:
在投入一項任務時,設定一個時間(例如半小時),將手機設定靜音、不看訊息和郵件,拿掉一切干擾源,專注在任務中,當思慮飄走時盡快拉回來,並透過深呼吸讓自己恢復平靜的狀態,在完成任務前不做其他事。
四、規劃休息時間:
四、規劃休息時間:
休息和工作一樣重要。在下班或完成任務後,刻意安排一些時間讓自己充分的娛樂或休憩,例如畫畫、健身、聽音樂、唱歌等。適度的「關機」,可以讓身心得到舒緩和恢復,並幫助我們重整步調。
五、知覺周遭環境:
五、知覺周遭環境:
人並不一定要在幽靜鄉間才能找到平靜。即使您處在繁忙鬧區,都可以環顧四周,看看旁邊的人事物,靜聽周遭聲音,感受一下空氣的溫濕度。透過打開知覺,就能幫助自己沉澱心靈。
六、夜間手機關機:
六、夜間手機關機:
規定一個固定時間將手機關機,暫停資訊接收,也不再傳送訊息出去,讓自己的身體心靈都徹底放鬆,得到真正的休息。
對自己期待很高,精神時常保持著緊繃狀態嗎?或是生活總是慌慌張張、急急忙忙嗎?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相信您需要保留一點喘息的空間,讓自己專注、平靜下來。
希望以上的建議,可以幫助大家,透過正念找回內在的寧靜。
■ 就算處在都市中,仍可以打開感知,靜聽周遭聲音。
Image/Pexels |
對自己期待很高,精神時常保持著緊繃狀態嗎?或是生活總是慌慌張張、急急忙忙嗎?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相信您需要保留一點喘息的空間,讓自己專注、平靜下來。
希望以上的建議,可以幫助大家,透過正念找回內在的寧靜。
0 留言
看完這篇文章想分享您的想法嗎?歡迎留言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