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鼎保健室|女性預防乳癌 需定期做檢測


近來由於女星罹患乳癌的新聞,佔據了不少媒體版面,也讓更多人更想深入了解這項疾病。

根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統計資料顯示,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1位的癌症,發生高峰約在45-69歲之間,但近年台灣30~39歲左右的女性乳癌遽增, 顯示乳癌有年輕化趨勢。

.十年乳癌發生人數 按年齡分類:
年齡 97年 107年
15-19歲
1
1
20-29歲
96
96
30-39歲
729
1065
40-49歲
2433
3459
50-59歲
2379
4103
60-69歲
1165
3509
70-79歲
556
1546
80歲以上
168
548
※ 依據國健署統計資料製表

鼎泰豐女性同仁較多,為了讓大家能認識乳癌的成因與治療方式,大家長楊先生特地邀請臺大醫院外科部暨乳房醫學中心黃俊升主任,為同仁們講述乳癌的成因、篩檢診斷及治療方式。

■ 認識乳癌多種成因

乳癌的成因很多,並非只有單一原因,較常見因素例如:
1.遺傳因子影響:家族中兩人以上且在50歲以下罹患乳癌。
2.環境因子:移民導致環境生活習慣改變、高脂肪飲食習慣、環境賀爾蒙的汙染。
3.女性年齡影響:例如初經較早或停經較晚、第一胎生育年齡較晚等。

 ■ 黃主任表示,高危險群比一般人更需要重視乳癌定期檢測。
Image/黃俊升主任提供

而有以下五種情況的民眾,屬於罹患乳癌的高危險群,且高於一般人的四倍:
1. 曾罹患乳癌初期
2. 乳癌家族史
3. 乳房切片有不正常增生
4. 罹患卵巢癌
5. 胸部接受大量放射性治療

■ 乳癌分為五期,零期乳癌是發現關鍵

乳癌分期的主要目的在確定癌症診斷,了解其侵犯的範圍和嚴重程度,幫助醫師和病人確立治療方式的最佳選擇,並且評估預後及比較不同治療方式的結果。

零期乳癌又稱乳管原位癌,X光顯微常常是以細微的鈣化點呈現,尚未擴散到腋下淋巴結或全身器官,臨床上較難以發現。

 ■ 乳癌X光檢查影像可見明顯的鈣化點。
Image/黃俊升主任提供

早期乳癌出現的硬塊絕大部分不會疼痛或癢,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從乳癌一期開始,腫瘤逐漸長大就可能侵犯到皮膚,造成乳頭凹陷、組織壞死,從乳管流出分泌物。腫瘤長大也可能跑到淋巴結上,造成淋巴結腫大,通常已是乳癌二~三期。乳癌四期則代表癌細胞已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,包括肺部、骨、肝臟及腦部。

■ 乳癌常見三種檢驗方法

當女性到醫院進行乳房檢查時,醫師通常會先進行觸診,也會留意乳頭是否有異樣變化,同時會檢查腋下淋巴腺是否有腫大;而常見的乳房X光攝影,則因會有強烈的疼痛感,許多女性嘗試過一次後,容易因畏懼疼痛而拒絕再次檢查;另外還有需要自費的乳房超音波,也是檢驗方式之一。

由於東方女性、尤其是年輕女性的乳腺較為緻密,在乳房X光攝影之下,即使已經摸到腫塊,往往仍呈現白茫茫一片,看不出腫塊位置。當年紀超過40歲或更年期之後,因乳腺、脂肪組織逐漸萎縮,乳房X光攝影的判讀率也會隨之上升。因此對40歲以下女性而言,通常會建議超音波;40歲以上女性,則會建議乳房X光攝影與超音波併用。

黃俊升主任表示,20~40歲的女性,每2年找專科醫師作一次乳房檢查即可。40歲以後的女性,則可選擇超音波和乳房X光攝影,每年交替檢查一次。也別忘了政府為年滿45至69歲女性,提供兩年一次的免費乳房X光攝影的篩檢福利。

 ■ 較為年輕的女性,可每2年自費找專科醫師進行乳房檢查;45歲以上女性則可使用政府提供的免費乳房篩檢福利。
Image/freepik

■ 乳癌治療方式

當醫生診斷為乳癌確診時,會依據病人的年齡及身體狀況,以及疾病期別、腫瘤大小、位置來選擇合適的治療計畫。

常見的治療方法有手術治療,目的在於完全切除腫瘤和腋下淋巴結廓清。淋巴結有無乳癌細胞轉移,是乳癌病患最重要的預後因子。有了正確的病況分期,才能計畫術後的治療,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。

其他另有放射線治療、化學治療、標靶治療、賀爾蒙治療、免疫細胞治療,醫師會依據病況給予妥善的治療方式。

 ■ 外科手術是乳癌治療最重要的部分。
Image/黃俊升主任提供

 ■ 病患了解乳癌期數狀況,並妥善安排治療,才是最佳的心理建設。
Image/黃俊升主任提供

女性同仁如對自己的乳房症狀有疑慮時,切勿因害羞、害怕錯過最佳的診斷時機。面對乳癌風險要「及早預防、及早發現、及早治療」,除了養成健康生活,也要每年定時檢查。如果有需要深入了解的地方,也可以詢問廠護,獲得更多資訊哦!
(Text/郭玟君)






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