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鼎保健室|防新冠重症 與病毒共存


今年五月中爆發的新冠疫情,將全台壟罩在三級警戒的陰影;疫情現在雖已逐漸趨緩,可我們的防疫之路依舊不得鬆懈,甚至要學會面對「流感化」的病毒……

2019年底至今,新冠肺炎(COVID-19)疫情仍在全球持續蔓延,我們的生活與疫情也逐漸變得密不可分,需要學習的相關資訊也隨之增加。

相信這段期間,同仁們陸續透過新聞報導或小鼎職護等管道,得知了疫苗施打的訊息,對於怎麼落實防疫步驟更是嫻熟。因此,這篇將著重分享新冠重症的特徵、預防措施,以及如何與「流感化」的新冠肺炎共處。

■ 根據各國公衛學者研判,新冠肺炎可能不會消失,而是變得「流感化」。 
Image/Unsplash

■ 一、台灣本土重症情形

衛福部部長暨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,隨著變種病毒的出現,慢性病患者、年齡較高的民眾,得到重症、或因重症而死亡的比率相對較高,且放眼全球皆是如此,台灣更不例外。

而因重症死亡的患者,大多具備下列特徵:

1. 年齡超過60歲

2. 糖尿病、高血壓、癌症等合併症多,尤其是糖尿病

3. 症狀不明顯,從重症到死亡的變化速度快

那麼,該如何避免感染新冠肺炎變重症呢?可以遵從下列指示:

1. 落實防疫措施:戴好口罩、勤洗手、不群聚、保持社交距離。

2. 慢性病患多留意:疫情期間仍應按時服藥,並遵守就醫準則,定時追蹤與拿藥。

3. 隨時瀏覽資訊:由於病毒會不停變異,症狀也會有所不同,應時刻注意官方發布的新冠肺炎重症症狀。

■ 小鼎護理師許旨伶根據官方數據,將確診病例及死亡個案整理成表格。 
Image/許旨伶提供

■ 二、新冠肺炎「流感化」

除了感染新冠肺炎小心惡化成重症外,各地公衛學者不斷預言:「疫苗開打後,新冠肺炎將成為如季節性流行感冒的常態化疾病。」也成了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日常課題。

正當全球多國還在觀望,新加坡及英國已率先針對新冠疫情,發展出不同策略:

1. 新加坡:政府於6月宣布,不針對確診個案疫調、不追蹤傳播鏈,把新冠肺炎當成流行感冒來處置。

2. 英國:首相強生宣布,7月19日鬆綁大多數防疫禁令,像是不需再嚴守社交距離、戴口罩或居家辦公,也不必再登記實名制等。

■ 全球仍在觀望疫情發展趨勢之際,新加坡與英國已將新冠肺炎視為流行感冒。 
Image/Unsplash

對此,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表示:「目前全世界流行的病毒,已從Alpha逐漸變成Delta,以英國最近資料顯示,打一劑AZ就有很好的預防重症效果。」

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也強調:「未來10年,每個人都會至少得一次新冠肺炎。」勸誡大家接種疫苗,呼籲民眾別想光靠「群體免疫」就不打疫苗,「個人沒有打疫苗,就不具備保護力。」

■ 醫療專家紛紛呼籲民眾施打疫苗,加強自身防護力。 
Image/Unsplash

■ 三、如何與「流感化」新冠肺炎共處?

既然新冠肺炎「流感化」已成了無法避免的事實,我們該學習的,便是面對與適應。護理師許旨伶參考了指揮中心與各大媒體報導,梳理出「政府」與「民眾」分別該如何對應:

■ 1、政策方面
未來對抗新冠肺炎,已經不是觀察確診人數,而是控制住院人數、減低死亡率。尤其現今疫情難完全結束,注射疫苗至少可讓新冠肺炎變成「大型流感」,轉為常態化管理模式;同時,讓醫護人員能騰出更多心力照顧其他病人,盡可能減輕防疫措施對社會經濟的影響。

前副總統、中研院院士陳建仁認為,根據過往防治H1N1的經驗,一個國家必須要有快篩試劑、抗病毒藥物、疫苗的自主研發及量產的能力,才能在緊急時刻自保,並援助他國。

■ 台灣經歷過一次疫情大爆發,深刻體會到自主研發疫苗的重要性。 
Image/Unsplash

■ 2、民眾方面
藉由已知的打疫苗、戴口罩、勤洗手等常規衛生措施,將病毒造成的威脅控制在較低水平,同時需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,以減少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。何謂「健康的生活習慣」呢?

1. 健康吃:均衡食用5色蔬果(白、黑紫、紅、綠、黃橙)、吃足6大類食物(全榖根莖類、豆魚肉蛋類、奶類或乳製品、蔬菜類、水果類、油脂與堅果種子),透過飲食提升自身抵抗力。

2. 快樂動:防疫期間不便出門?居家也能養成適度運動的妙招!像是核心穩定、瑜珈、徒手訓練等,都可藉由水瓶、彈力帶、椅子、門框、牆壁作為輔助器材。

3. 向菸說不:疫情期間是最好的戒菸時機,倘若靠自己難以戒除菸癮,可撥打國民健康署免付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-636-363,善用專業資源。

■ 養成飲食均衡、適當運動、戒菸等良好生活習慣,才能有效提升抗疫防護力。 
Image/Unsplash

看完這篇,相信您對新冠肺炎重症及流感化趨勢,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了吧?只要我們充分了解,並時刻保護自己與他人,疫情就一點也不可怕!期盼我們終能迎來與其和平共處、如常生活的那一天。
(Text/吳同凰.專業諮詢/許旨伶.參考資料來源/鏡週刊商周TVBS康健報導1/報導2CDC天下雜誌








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