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及早發現,及早治療」不該只是個口號,定期接受健康檢查,才能即時掌握身體狀況,安心度日。然而,健康檢查的選項五花八門,怎麼選才正確呢?
「怎麼會?他還很年輕耶!」「天啊,她明明看起來很健康!」……,當新聞或周遭傳來某人因病手術或離世的消息時,我們總會忍不住發出驚嘆、備感惋惜。
其實,大多數疾病是可以透過健康檢查預防的。除了定期審視身體狀況,也能依年齡增加檢查項目,及早降低罹病風險。今天這一篇,就帶大家深入了解健康檢查的奧祕吧!
其實,大多數疾病是可以透過健康檢查預防的。除了定期審視身體狀況,也能依年齡增加檢查項目,及早降低罹病風險。今天這一篇,就帶大家深入了解健康檢查的奧祕吧!
■ 透過健康檢查,能有效做到了解身體狀況,以及降低罹病風險。
Image/Pexels
|
■ 一、及早防範病症
一談到「死亡」,不免感到害怕嗎?別緊張,多數疾病是可以透過健康檢查防患未然的,就怕我們老覺得自己身體無大礙,而忽略了定期檢查的重要性。
衛福部每年都會公布「國人十大死因」,其中蟬聯榜首多年的便是惡性腫瘤,也就是所謂的「癌症」。值得注意的是,進一步分析致死率較高的癌症,女性乳癌的死亡率,有逐年攀升的趨勢。
資料來源/衛生福利部 表格製作/吳同凰 © DTF
|
健康檢查的目的,不只是為了認識自身的健康狀態,還能及早發現罹病的風險因子。
以癌症為例,若能在健檢時就發現病灶,例如原位癌(癌細胞只在表層,即最初的階段)或第一期癌症,接受治療後的五年存活率幾乎在九成以上,甚至有根治的可能喔!
■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,癌症為國人死因之冠。
Image/Pexels
|
■ 二、多久檢查一次?
多久做一次健康檢查並沒有一定標準,一般來說,建議30歲開始進行基本的健康檢查項目,如果有家族病史或不良的生活習慣,更應提早檢測相關項目。
接著,40以上未滿65歲者,建議至少每2~3年接受一次檢查,再針對高風險項目做追蹤;年滿65歲以上者,則應每年做一次健康檢查。
■ 隨著年齡增長,健康檢查的重要性也相對提高。
Image/Pexels
|
■ 三、檢查哪些項目?
相信您也有過這樣的經驗,決定要做健康檢查了,但方案五花八門,還有許多自費檢查項目,讓您摸不著頭緒?
小編提供下列參考表格給大家,不過這並非絕對,健康檢查項目也不是越貴越好,還是應該與醫師討論,並依據自身的年齡、健康狀況、家族病史等,決定「最適合的檢查方式」喔!
資料來源/iHealth、臺灣醫界雜誌 表格製作/吳同凰 © DTF
|
此外,小編再補充幾點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:
1. 大腸鏡檢查正常者,可間隔4~5年再做。
2. 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,建議每年做一次。
3. 冠狀動脈斷層掃描,建議每年做一次。
4. 婦女子宮頸抹片,建議每年做一次。
5. 婦女乳房攝影或超音波檢查,建議每兩年至少檢查一次。
6. 男性有攝護腺癌家族使者,可提早至40~50歲時檢查。
同仁們除了密切注意公司發布的年度健康檢查公告外,如果還有任何健檢相關的疑問,都歡迎進一步詢問廠護,透過定期健康檢查,讓自己更健康哦!
(Text/吳同凰.專業諮詢/許旨伶)
0 留言
看完這篇文章想分享您的想法嗎?歡迎留言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