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沒走進店內,就會看到掛在門上、以少見的篆刻製作的絹印LOGO,展現了重視手工、略帶古風的店家氛圍......
到了旗津、下了渡船頭,先別急著到觀光大街遊歷,換個心境、繞到通山路的小巷弄間,或許您會發現別有一番天地,譬如像是老屋改建後,小巧又散發著咖啡香的獨立書店-「旗津tha̍k冊」。
還沒走進店內,就會看到掛在門上、以少見的篆刻製作的絹印LOGO,展現了重視手工、略帶古風的店家氛圍。店內在整修時,刻意未對結構、隔局做太多的改變,保留了不少前人生活過的痕跡。
為了符合老屋風格與展現低調華麗,屋主重新鋪設仿古地磚,用來掛滿明信片的是原先的鐵窗欄,早年就地取材的𥑮硓石做成的牆面,可從二樓的橫樑間俯視一樓書店等,都是到訪「旗津tha̍k冊」不能錯過的巡禮點。
「由於參與政府的『老屋修繕計畫』,讓屋主把房子提供給中山大學及高雄第一社大,共同經營為公共空間。當初希望能透過在地的蹲點、深耕,讓教育資源能進入旗津離島區,也讓大家能更有機會了解旗津。」創辦人之一,也是店裡專屬咖啡師的蕭孟曲分享著創辦的初衷。
■ 屬於老屋的空間回憶
老屋曾做為漁工、木業的員工宿舍,由於先前居住者的經濟狀況普遍不佳,故隔間成許多小空間共住,最多曾住到7~8戶。開店以來,不少曾居住此地或附近的人們,在看到老屋的改變後,都願意述說著這間房子的故事,雖然只是很小的回憶,但卻透過老屋的重生,與在地文化、週遭的居民,逐漸串連了起來,對於冊店經營團隊來說是很大的收獲和感動。
「鄰居甚至主動招待我們的客人吃烏魚子,真的很海派及富有人情味。」蕭孟曲笑著說。在不斷的努力及經營下,「旗津tha̍k冊」已經慢慢融入當地,逐漸獲得認同。
目前店內所收藏的書,除了旗津相關書籍外,也擴及環境教育、漁業文化、高雄港發展等文史類書籍;此外,亦收集不少繪本,不僅適合親子共讀,對大人來說也很適合閱讀;而本著推廣台語文的用心,店內自然備有相關書籍,希望讓更多人學會聽說讀寫台語文。特別的是,店內的二手書專區-「某mi̍h人ê冊」,採自由定價,買書人可以自行決定書的價值呢!
■ 特製咖啡喝下一本書
本身擁有咖啡烘焙專業的蕭孟曲,也不忘把自己對閱讀與咖啡的喜愛,具體呈現在這家小店中。
以「喝下一本書」為概念,結合日本文學名家的風格進行獨家咖啡豆的調配烘焙,如川端康成《伊豆的舞孃》的口感清酸,後味則甘甜綿長;三島由紀夫《假面的告白》卻是入口苦感,再帶出醇厚低迴的韻味等,都從文字化為蕭孟曲想像中的咖啡豆風味。「未來希望也能烘焙出,屬於台灣或旗津當地作家專屬的咖啡豆味道。」蕭孟曲默默訂下了目標。
「我們希望『旗津tha̍k冊』能成為一個交流的空間,不只是被動地等人來看書,更能吸引人積極地來參與並分享。」蕭孟曲說,未來除了店內原有的講座、手作課程之外,也會持續舉辦「走讀」活動,由專家帶路,實地走訪旗后第一街、燈塔、砲台及海四廠等地,用雙腳接觸留存下來的歷史,無論居民或是來訪的遊客,都能更深入了解在地的故事與環境,把那些習以為常,但其實很有內涵的生活細節,建構成為「旗津學」。
「旗津tha̍k冊」在旗津才剛起步,未來的它會是什麼樣的樣貌呢?就請您親自到店裡去探尋吧! (Text/張吟綺)
還沒走進店內,就會看到掛在門上、以少見的篆刻製作的絹印LOGO,展現了重視手工、略帶古風的店家氛圍。店內在整修時,刻意未對結構、隔局做太多的改變,保留了不少前人生活過的痕跡。
■ 窩在門口享受陽光,悠閒如走自家門的自來貓,意外地成為了鏡頭下的焦點。
Image/旗津tha̍k冊提供
|
為了符合老屋風格與展現低調華麗,屋主重新鋪設仿古地磚,用來掛滿明信片的是原先的鐵窗欄,早年就地取材的𥑮硓石做成的牆面,可從二樓的橫樑間俯視一樓書店等,都是到訪「旗津tha̍k冊」不能錯過的巡禮點。
■ 二樓原有的樓地板未再鋪上,形成具有穿透力的特殊風景。
Image/旗津tha̍k冊提供
|
■ 保留了𥑮硓石的牆面,讓小空間更有旗津的風味。
Image/旗津tha̍k冊提供
|
「由於參與政府的『老屋修繕計畫』,讓屋主把房子提供給中山大學及高雄第一社大,共同經營為公共空間。當初希望能透過在地的蹲點、深耕,讓教育資源能進入旗津離島區,也讓大家能更有機會了解旗津。」創辦人之一,也是店裡專屬咖啡師的蕭孟曲分享著創辦的初衷。
■ 屬於老屋的空間回憶
老屋曾做為漁工、木業的員工宿舍,由於先前居住者的經濟狀況普遍不佳,故隔間成許多小空間共住,最多曾住到7~8戶。開店以來,不少曾居住此地或附近的人們,在看到老屋的改變後,都願意述說著這間房子的故事,雖然只是很小的回憶,但卻透過老屋的重生,與在地文化、週遭的居民,逐漸串連了起來,對於冊店經營團隊來說是很大的收獲和感動。
「鄰居甚至主動招待我們的客人吃烏魚子,真的很海派及富有人情味。」蕭孟曲笑著說。在不斷的努力及經營下,「旗津tha̍k冊」已經慢慢融入當地,逐漸獲得認同。
■ 這棟房屋曾做為員工宿舍,最多曾被分隔為7、8個區塊,由不同的個人和家庭共住。
Image/旗津tha̍k冊提供
|
■ 店內有許多繪本,不少親子也會到店裡共讀,或參與繪本伴讀。
Image/旗津tha̍k冊提供
|
目前店內所收藏的書,除了旗津相關書籍外,也擴及環境教育、漁業文化、高雄港發展等文史類書籍;此外,亦收集不少繪本,不僅適合親子共讀,對大人來說也很適合閱讀;而本著推廣台語文的用心,店內自然備有相關書籍,希望讓更多人學會聽說讀寫台語文。特別的是,店內的二手書專區-「某mi̍h人ê冊」,採自由定價,買書人可以自行決定書的價值呢!
■ 特製咖啡喝下一本書
本身擁有咖啡烘焙專業的蕭孟曲,也不忘把自己對閱讀與咖啡的喜愛,具體呈現在這家小店中。
■ 店內的座位提供低消使用,也歡迎大家帶自己的書來閱讀。
Image/旗津tha̍k冊提供
|
以「喝下一本書」為概念,結合日本文學名家的風格進行獨家咖啡豆的調配烘焙,如川端康成《伊豆的舞孃》的口感清酸,後味則甘甜綿長;三島由紀夫《假面的告白》卻是入口苦感,再帶出醇厚低迴的韻味等,都從文字化為蕭孟曲想像中的咖啡豆風味。「未來希望也能烘焙出,屬於台灣或旗津當地作家專屬的咖啡豆味道。」蕭孟曲默默訂下了目標。
「我們希望『旗津tha̍k冊』能成為一個交流的空間,不只是被動地等人來看書,更能吸引人積極地來參與並分享。」蕭孟曲說,未來除了店內原有的講座、手作課程之外,也會持續舉辦「走讀」活動,由專家帶路,實地走訪旗后第一街、燈塔、砲台及海四廠等地,用雙腳接觸留存下來的歷史,無論居民或是來訪的遊客,都能更深入了解在地的故事與環境,把那些習以為常,但其實很有內涵的生活細節,建構成為「旗津學」。
「旗津tha̍k冊」在旗津才剛起步,未來的它會是什麼樣的樣貌呢?就請您親自到店裡去探尋吧! (Text/張吟綺)
■ 咖啡師蕭孟曲將日本文學作品與咖啡做結合,烘焙出特有的風味。
Image/旗津tha̍k冊提供
|
■ 「某mi̍h人ê冊」講座,由藏書人分享自己特殊的書籍收藏。
Image/旗津tha̍k冊提供
|
■ 寫生走讀團體走訪旗津巷弄風情,來到書店後適意作畫,既隨興又有生活感。
Image/旗津tha̍k冊提供
|
Info | 旗津tha̍k冊



喜歡這篇文章嗎?動動手指頭,分享出去吧!
0 留言
看完這篇文章想分享您的想法嗎?歡迎留言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