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活諮詢室|新人報到困擾 最怕「被誤會」


訪談時最常聽到新人說:「做錯事被罵,我都可以接受,但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被誤會。」

又到了七、八月最多新人報到的季節,如何幫助新人融入小鼎,是現階段最重要的事。

訪談時最常聽到新人說:「做錯事被罵,我都可以接受,但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被誤會。」沒錯,新人最常見的困擾,就是「被誤會」。

 ■ 新人剛報到時,常因為被誤會,而對職場產生不適應的感覺。
Image/陳奕璋 © DTF

回想我們還是新人時,最害怕的莫過於被誤會和感覺不被信任了。假設現在角色轉換,我們成為了資深人員,我們又會怎麼做呢?

讓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例子,是不是很像過去或現在的自己呢?如果沒有,恭喜您!但若您所帶到的小學生或新人遇到類似的情形,這時候該如何幫助新人盡快適應,把誤會和傷害降到最低呢?一起來看看吧!

情境一:努力被否定
在一陣忙碌後,忽然看到一個新人沒有把事情做好,情急之下,不自覺且語速加快地問出:「你到底會不會做這項工作啊?」、「要不要我教你怎麼做這件事情?」或是沒有先問前因後果,劈頭就問:「這你沒看到嗎?」、「為什麼又沒有做好?」、「你這個為什麼會這樣做啊?」、「怎麼會這樣啊?」、「你剛剛為什麼沒有回應我?」、「你都來多久了,怎麼可能還不會?」

新人可能會覺得…
若在講這些話時,剛好在忙了一天過後,所以口氣有點急躁,甚至帶一點情緒化,因而突顯了語氣和表情,其實很容易會讓剛報到、其實已經很盡力想要幫上忙,希望能把每件事盡量做好的新人,出現「您根本完全否定我的努力」、「您沒問清楚就直接罵我」、「不信任我」、「您覺得我很爛」等感覺。

 ■ 因為不被信任或努力被否定,常讓新人感到受傷。(設計畫面) 
Image/陳奕璋 © DTF

情境二:能力被懷疑
在跟新人確認會不會做某件事時,如果口氣、態度和表情上,比較嚴肅或急躁地詢問:「你知道某某工作要做哪些事嗎?」、「你把筆記拿給我看,你有抄嗎?」、「你知道你某某工作沒有做好,會讓跟你一起上班的人很辛苦嗎?」

新人可能會覺得…
也許對資深人員來說,只是就事論事地與新人確認與說明,但對於剛進來、不熟悉彼此個性,又對工作還沒什麼自信的新人聽起來,就是在指責自己沒做好這件事,產生不被信任、被誤會、被懷疑能力的感覺,容易讓新人覺得,自己似乎在資深人員或小老師的心目中,做得很不好、動作很慢,甚至會拖累大家。

類似這樣的案例,在樂活訪談中,其實屢見不鮮。事實上,資深人員當下內心並沒有什麼惡意,也並不是帶著新人想像中的情緒在否定新人,可能只是想就事論事地表達疑問。既然如此,要如何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誤會產生呢?

■ 事先說明 事後關心

資深人員可以怎麼做?

1. 打預防針:
建議可事先告訴第一天到職的新人,當資深人員問這些問題時,只是在跟新人「確認」到底會不會做這件事?並非在懷疑或否定能力。若新人願意講出:「上次只學一半,您可以再教我一次完整的方法嗎?」、「還沒學過。」等話語,資深人員便了解狀況,可以立即再次教學。

或是提前與新人說明,如果在指正錯誤的當下,新人覺得指導者太兇、太急躁或是沒表情、感覺很受傷,希望可以在當下或事後,勇敢讓資深人員知道,之後才能做修正與調整。

 ■ 資深人員不僅指導工作流程,也可以提前跟新人確認溝通的方式。
Image/郎筑萱 © DTF

2. 自我提醒:
資深人員要練習自我覺察與自我提醒,如果需問到這類型問題時,因為容易造成新人的投射與誤會,在口氣和表情上,必須要更有禮貌和理直氣平;當下若真的有情緒,可等待比較不忙、空班,或情緒消退之後,再做關心與詢問,比較可以避免誤會產生。

3. 主動關心:
過去主管往往因現場忙碌,導致沒時間搞清楚前因後果,或希望新人有錯承認就好,認為一直解釋,就是在推卸責任和找藉口,但事實上新人卻可能是被誤會或有原因的。雖然事情發生後,新人也不想解釋那麼多,或擔心解釋後,主管印象會不好,可是內心又忍不住會覺得被誤會、很委屈。

建議空班時,資深人員可主動關心詢問:「剛剛有沒有因為太忙,而感覺被誤會、被念錯、背黑鍋、很委屈,或來不及解釋的地方?」或「是否還有對作法上的疑問?有的話希望不要『寶寶心理苦,寶寶不說』,反而會在心裡留下疙瘩。」藉由鼓勵新人勇敢提出澄清和發問、解開誤會,才能盡快平復新人上班情緒。

 ■ 主管空班時可以主動關心新人的情緒狀況,鼓勵回饋與澄清。
Image/郎筑萱 © DTF

■ 正向對話 澄清誤會

新人可以怎麼做?

1. 正向自我對話:
新人若內心已感受到被誤會,或已認定資深人員對新人不信任,與其不斷想著:「反正哥哥、姊姊就是覺得我很爛,他們怎麼可以這樣誤會我,我真的這麼爛嗎?」

不如停下來,先跟自己說:「哥哥姐姐只是在跟我確認我會不會,和就事論事說明工作不應該這樣做、下次該怎麼做等,並不是在說我不好或懷疑我不會,不需要與過去的負面經驗與情緒做連結,也不需要過度投射、聯想,誤以為是在否定我或不信任我。」

或是告訴自己:「資深人員所展現的,也許只是他情緒激動時,一種說話習慣和本身性格的展現,例如:雞婆或控制型的個性、表達關心和擔心,或有責任感,想預先確認學習的完整性,避免最後沒做好,但並不是對我懷疑和信任的問題。」

若已嘗試以上自我對話,仍無法平息情緒與不舒服,也歡迎主動找樂活老師聊一聊,老師都很樂意陪您解除壓力,與更深入找到困擾源頭並排除。

2. 勇於澄清誤會:
空班時可以找資深人員,平靜地講出被誤會的前因後果,並透徹了解此項工作最完整的處理方法,或許會發現還是有新人做錯的地方與該負的責任。透過澄清與溝通,互相了解對方立場,學習效果也能更加倍哦!

 ■ 只要雙方好好溝通,就可消除誤會,維持良好的工作氣氛。
Image/郎筑萱 © DTF

相信只要雙方一起努力與用心,就能逐步減少彼此工作上的摩擦與誤會,也能盡快協助新人融入小鼎的環境,一起成為最有質感的小鼎人哦!


樂活小知識 |

Q. 什麼樣類型的童年經驗,可能會比較容易感覺自己不被信任呢?

父母經常否定,導致孩子無法相信自己,誤以為在父母心中,自己永遠不夠好。

如果小時候父母常常用懷疑、責怪的口氣碎念、提醒,會讓我們長期感到不被父母信任、沒有達到父母期待、我在父母心目中不夠好等想法。

例如:時常被主要照顧者詢問:「為什麼會考這樣?」、「你這題不是會嗎?」、「為什麼這個不會?之前不是教過了?」、「如果我不跟你講,你一定會忘記。」、「你不要以為這個很簡單,你不要隨便做,沒有你想得那麼簡單,你一定會失敗。」或是曾經被瞧不起、被言語或肢體虐待或霸凌過,導致對人對己都沒有信任感。

 ■ 如果童年時父母常用懷疑口氣說話,讓孩子容易習慣性自我否定、不信任自己。
Image/irasutoya

Q. 童年經驗與工作上的表現,有什麼關連呢?

當剛學習一項工作或自信心仍不足時,會較容易誤以為對方在懷疑和否定自己的工作能力,主要是來自過去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下,產生的負面心理傷痛與情感經驗,存放在潛意識中,長大會自動影響我們的情緒反應。

所以當類似的場景和感受重現時,就會自動抓取當年的感受,負面的情緒反應也會再次投射在我們長大後的職場人際關係上哦!

建議以後若有類似的感覺出現時,試著辨識它、找出情緒源頭,回想是否小時候跟父母親或主要照顧者互動與被責罵時,有過類似讓我特別難過、委屈,甚至氣哭的經驗,影響著我一直特別不喜歡別人這樣對待我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「踩到我的點、我的地雷」。

這將會成為我們一輩子都要修練的重要人生課題,每次出現時,都是再給自己一次面對和成長的契機。有需要的話,都歡迎到樂活室找老師們聊聊哦!





喜歡這篇文章嗎?動動手指頭,分享出去吧!






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