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期焦點|從看書到愛書 那些由書而起的緣份


這期的小鼎人物誌,請來鼎泰豐讀書會第一梯次及第二梯次的導讀人,一起來聊聊自己從不喜歡看書、到愛上閱讀的過程。……

您是「書蟲」嗎?平常喜歡看書嗎?這期的小鼎人物誌,請來鼎泰豐讀書會第一梯次及第二梯次的導讀人,信義店餐飲組王泉閎、復興店餐飲組葉宜婷,一起來聊聊自己從不喜歡看書、到愛上閱讀的過程。(Text/張吟綺)


■ 喜歡閱讀的宜婷,是鼎泰豐「好書分享」課程的講師。 
Image/陳奕璋 © DTF

Q、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閱讀的呢?

泉閎:我在大學時期其實沒有特別喜歡看書,主要是會固定購買《Big Issue》(大誌),一開始是想要幫助街友(註:此為專由街友販售、協助他們改善生活的雜誌),後來發現裡面有很多各國的新訊、小品的文章,還有一些特別的冷知識,很適合成為聊天的話題。

真正開始大量閱讀,反而是從當兵的時候開始,因為是替代役,下班時間沒有其他事情可做,又正好因為自己有財務匱乏的問題,所以開始認真閱讀理財書籍。當時讀了艾爾文的《下班後賺更多》,其中一個「先理債再理財」的觀念,對我影響很大。

宜婷:我在大學之前不怎麼看書的,真正開始大量看書,其實是到小鼎之後,因為獨自北上工作,休假時沒有行程,所以開始找書來看。

因緣際會到了經管會分享好書,之後有一段時間,「閱讀」好像變成一種責任跟義務。反而是因此開始一直看書後,才慢慢真正喜歡上閱讀,常常到書局看書、發現看書的樂趣。



Q、您最喜歡的一本書是什麼?為什麼?

泉閎:這本書很老耶!是1937年初版的《思考致富聖經》。這本書可說是久佔排行榜的《秘密》這本書的前身,網羅了很多成功人士的故事,提供一些改變思維的角度,也鼓勵人要有夢想,而且不要停在規劃、必須去行動。

當時的自己對未來很徬惶,但這本書教我不斷去碰撞、去嘗試,並跟我說有很多方法都能達成想要的目標,不要以為只有一條路可走。另外,像是待人處事的態度、把身邊的人當做夥伴等,一些在成功的人身上有的正確態度,這本書中也都有提及,我覺得很發人省思。

■ 泉閎曾經靠著閱讀,走過人生中很徬徨無助的階段。
Image/郎筑萱 © DTF

宜婷:這題真的很難回答,因為不同的階段,其實會喜歡上不同的書。像這本《說好話的力量》,是用很生活化的方式,講述卡內基的概念,我後來去上卡內基課時,發現大概有7成概念書中都提到,讓我學著去改變自己的思維跟講話方式。

另外還有一本《這一生,你想留下什麼?》,我覺得很適合自己現在慢慢開始學習管理的階段,看完之後一些心態會有所調整。像書中提到「領導就是服務」,乍聽之下很奇怪,領導者怎麼會需要服務的心態呢?但其實就因為是領導,反而需要付出更多的心思,更努力思考跟團隊有關的事,好好「服務團隊」。這對我們在區域服務或是當主管,都有很正面的影響。

■ 宜婷覺得在不同的階段,會喜歡上不同的書籍。 
Image/陳奕璋 © DTF



Q、對您來說,閱讀帶來最大的幫助或成長是什麼?

泉閎:哈哈!之前在讀書會中分享過,我現在的女朋友就是因為討論彼此最近在看的書、交換生活中的感觸與共鳴,而慢慢走在一起的。除此之外,我覺得看書帶給我的主要有三個幫助。包括可以增加與身邊的人聊天話題,豐富自己的內涵;也可以從閱讀中,逐漸了解自己,找到自己的認同感與價值觀。

最後一個是對我自己來說,只要能靜靜地在自己的世界、專注的做一件事,就可以帶給我一種安定的感覺。

■ 泉閎從書中可以得到安定的力量。 
Image/郎筑萱 © DTF

宜婷:應該是「少走很多冤枉路」吧!因為書籍中,通常是作者精鍊再精鍊過的心路歷程,可以讓我們在閱讀後,避開那些前人已經走過的、不好的經歷,就像是一個不見面的人生導師一樣,指引我們方向。

因為這些作者不藏私的分享,我有幸能獲得這些知識與資源,所以自己也會希望能在閱讀後,跟原作者一樣,將這些內容分享給其他人,成為一個知識的分享者。



Q、您在閱讀中得到哪些樂趣,讓您願意持續下去?

泉閎:這跟我自己喜歡聊天有關,無論是搭計程車、或是路邊行人,只要對方願意開口,我就可以聊。聊天最怕話題空洞,所以如果對方談的話題,是自己曾經透過閱讀獲得的知識、常識,就可以將資訊丟給他,增加彼此了解;也因為家庭背景,讓自己很喜歡跟較年輕的人聊天,跟他們分享自己所知、所聞、所見,這對我來說是很好玩的事。

宜婷:我覺得是一種自我進步的感覺耶!以前在學校時,學習是被動的,為了成績、為了升學;閱讀則是一種自主學習,不僅內容素材更豐富、更多元,也可以帶給自己一種「持續在進步」的感覺。當然,閱讀不是成長的唯一道路,但我覺得是一條快速且方便的捷徑,讓我們能從中學到東西。



Q、您是否曾因為閱讀或分享閱讀經驗,發生過什麼印象深刻的事?

泉閎:印象最、最、最深刻的,就是這次參加公司的讀書會,大家擁有不同的背景、經歷過不同的故事、有不同的想法,卻在同一個時空之間一起掏心掏肺地分享,引發了很多的共鳴,是一種很難得也很奇妙的緣份。

■ 參加讀書會,成為泉閎在閱讀歷程中很特殊的一種緣份。 
Image/郎筑萱 © DTF

另一個則是自己從購買《Big Issue》及閱讀過程中,與固定販售的街友之間產生的互動與連結。像大學在逢甲商圈跟廖先生購買,有時候會請他喝沙士或吃口香糖;現在則在東門站跟蔡先生買,看著他在衣著及精神上的逐步改善,都會有種「一起成長」的感覺。

宜婷:對我來說,除了因為開始分享書而愛上書以外,應該就是之前帶著同仁們,在母親節時認識《愛的四道》這本書。當時有參與的同仁,寫了一封信給自己的媽媽,在將近半年後,同仁意外發現媽媽竟好好地把那封信保留在手機殼中,隨身攜帶著這份感動。

這個故事透過同仁的日誌回饋,在視訊心得中被分享出來。沒想到當下只是一個小小的分享,但這份感動的漣漪卻可以發酵這麼久、這麼多,讓我印象非常深刻。



Q、對於沒有閱讀習慣的人,您會建議他怎麼開始?

泉閎:我建議可以從自己的生活中的不足或是發生的困難開始著手,找到自己匱乏的地方,就會產生需要新知識的欲望。譬如像《蔡康永的說話之道》,就可以補足自己「不會說話」這件事;而失戀的人,就可以讀《蔡康永的情商課:為你自己活一次》;想要學英文的話可以從比較簡單的英文童書開始,增加自己的成就感等。

另一個則是建議可以善用現在youtube上導讀影片的資源,有一些知識型的youtuber會挑選、分享書中的一些重點,是一種「先拿到語音版試看本」的感覺,如果覺得自己對這本書有興趣、有需要,就可以試著練習閱讀。

宜婷:我認為雜誌及繪本,對於不喜歡太多文字的人,會是很好的開始。另外,一些寓言的故事書,也都可以讓人從裡面看到故事想要傳達的意義。

在讀書時很容易陷入一種「我每一頁都一定要看懂」的迷思當中,我自己之前也是這樣,然後閱讀就會變成一種壓力、一種負擔,會覺得看書很困難。其實每本書都充滿了作者個人的經歷,本來就不會那麼容易理解。有時候可以先放過自己,跳過繼續往下讀,或許看到後面就會突然理解前面的內容。輕鬆的閱讀,才可以讓自己真正喜歡上看書這件事。

■ 宜婷建議可以從繪本或寓言故事、雜誌等開始,降低對文字的恐懼。 
Image/郎筑萱 © DTF


特別分享 |

靠閱讀及朗誦 走出口吃的陰影

泉閎:我從小就有口吃,醫生判斷是因為腦袋想得比講得還快,所以導致說話不流利。高中時被老師指派參加演講比賽,終於必須好好面對挑戰。透過每天至少練半小時的大量刻意練習,從抓出特定發音不好的字詞咬字,還有調整自己思考的速度,從閱讀、朗誦報章書籍的訓練過程中,慢慢克服自己的弱點。

說話這件事是一種技能,無論在工作、生活中都很重要,可以針對想法及價值觀去討論、去確認自己及對方的想法。在克服口吃的這條路上,我最大的體悟是「要面對自己的不足」,理解到「再糟也是這樣而已」,然後才能靜下心來「開始做」,不急於看到成效,一步步的學習改善,成為更好的那個自己。

■ 泉閎透過大量的朗誦練習咬字,慢慢克服原先口吃的問題。 
Image/郎筑萱 © DT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