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鼎保健室|低溫保健守則 拒絕過敏流感


日夜溫差變化大,除了有過敏體質的組員要特別注意之外,常見的流行性感冒也可能趁虛而入……

天氣轉涼,正式進入秋冬季節,日夜溫差變化大,除了有過敏體質的組員要特別注意之外,常見的流行性感冒也可能趁虛而入,影響您的健康,俗話說:「預防甚於治療。」以下將季節轉換之際,容易遇到的過敏症狀整理說明,並提供應對法則,一起做足準備、迎接秋季!

 ■ 步入秋冬時節,日夜溫差變化增大,同仁們務必做好保暖工作,以免感冒趁虛而入。
Image/Unsplash

守則一、皮膚過敏紅腫癢 防曬保濕護角質 

面對溫差變化、乾燥氣候,皮膚容易變得異常敏感,最典型的症狀為起紅疹子(註一)伴隨局部發紅、輕微搔癢症狀,若是觸及神經系統,則會出現刺痛感。另外,當紅疹變多、潰爛嚴重,則可能產生膿包、膿水。少部分人也可能在這時出現起皮症狀(註二)造成臉部嚴重脫皮,就像頭皮屑一樣。

皮膚的角質層薄,或角質層損傷是造成皮膚過敏的主要原因,因此,保養的首要原則就是維護角質層不受傷害。因此,不要過度洗臉,並使用溫水清潔,也應避免使用磨砂膏、去角質素等產品。

另外,敏感性皮膚表皮層較薄,除了缺乏對紫外線的防禦能力,也無法保持足夠水分,適當防曬、保濕相當重要,也避免使用療效性太強或藥物性護膚產品,在日常生活中減少對皮膚的刺激。

 ■ 保養的首要原則就是維護角質層不受傷害,建議用溫水清潔也避免使用磨砂膏、去角質素等產品。
Image/Unsplash

守則二、預防過敏性鼻炎 戴口罩遠離過敏原 

伴隨過敏性鼻炎產生的症狀包括,打噴嚏、流鼻水、鼻塞,也可能連帶造成喉嚨、鼻子、眼睛癢等狀況發生,症狀通常要等到過敏原消失才能完全康復,因此,遠離過敏原,是直接避免過敏性鼻炎的好方法

為隔絕過敏原進入口鼻,建議平時勤戴口罩,避免直接接觸花粉、香水以及化妝品等刺激鼻黏膜物質,並保持2~4週將被單、枕套換新(註三)防止蟎蟲;在飲食上,則建議少吃刺激性食物(註四)、戒斷菸酒習慣。

另外,也建議針對鼻子部位,進行局部保健,包括,經常性按摩鼻子,促進鼻腔血液循環,提升免疫力及冷空氣的耐受力、適時濕潤鼻腔(註五)緩解乾癢、並正確擤鼻涕(註六),都有助降低過敏性鼻炎的發生。

 ■ 保持2~4週將被單、枕套換新防止蟎蟲,是預防過敏鼻炎的好方法。
Image/Unsplash

守則三、流行感冒多作怪 注意保暖最重要 

 ■ 季節轉換是流行感冒正活躍的時候,通常會有喉嚨痛、鼻塞以及流鼻水的症狀。
Image/Unsplash

季節轉換之際,正是流行感冒活躍的時候,流感通常會先出現喉嚨痛,再產生鼻塞、流鼻水及發燒等症狀,與過敏最大的區別在於,感冒可能引起發燒現象,且病症周期通常不長,大約一週就會痊癒

如何才能預防感冒呢?其實,補充均衡營養就是維持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,同時,也建議組員從日常養成良好的保健習慣,包括,變天時多注意保暖、保持充足睡眠及勤洗手,也鼓勵組員多運動(註七),提高自我免疫力。

 ■ 感冒可以多喝溫水促進新陳代謝,同時緩解鼻塞或喉嚨不適等症狀。
Image/Unsplash

另外,感冒時務必多休息、多喝水促進新陳代謝,欲緩解鼻塞或喉嚨不適、可用鹽水漱口殺菌,舒緩喉嚨痛、以蜂蜜潤喉止咳(註八),減緩咳嗽症狀、適度清除分泌物(註九),也建議飲用紅糖薑茶祛寒,促進血液循環。
(Text/高子涵.Image/Unsplash.專業諮詢/許旨伶)


【註一】紅疹子起初會在臉頰和額頭上出現,嚴重則恐蔓延至整臉。
【註二】起皮症狀初期多半發在嘴角,再轉移至額頭、臉頰,延伸蔓延至整臉。
【註三】建議將枕頭套、被單浸泡55℃熱水約20分鐘,並視需要增加除濕設備,將濕度控制在50~65%之間。
【註四】少吃辛辣刺激、油炸食物,若對特定食物過敏(如雞蛋、海鮮類等),也要特別注意避免食用。
【註五】可以倒一杯滾燙開水,置於鼻子下方,用力吸取水蒸氣,讓鼻腔保持濕潤。注意適當距離,避免水蒸氣灼傷。
【註六】正確擤鼻涕的方式應為,一次擤一邊、張嘴擤減少壓力,避免鼻涕逆流,導致中耳炎。
【註七】建議至少每週3次、每次30分鐘的有氧運動。
【註八】一歲以下幼兒須避免食用蜂蜜,以免中毒。
【註九】注意擤鼻涕時一次只擤單邊再換邊。另外,幼兒若還不會擤鼻涕,可在鼻腔滴入一至兩滴食鹽水,先濕潤鼻腔後,再將鼻涕吸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