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期焦點|香酥蝦餅再精進 重現記憶的美味


翻開鼎泰豐的菜單,開胃菜品項中的「香酥蝦餅」,是一道在外常見,對內卻充滿故事的餐點,這次的更新,只因找回最初的一份「回憶」。

「蝦餅要再厚一點!」、「蝦量要再增加一些!」、「炸的時間能不能再調整看看?」當香酥蝦餅決定走上精進這條路後,這些話不斷在研發組的辦公室裡迴盪。

■ 香酥蝦餅,濃郁蝦味與彈牙口感,一吃便會愛上的好味道。 
Image/陳薇如 © DTF

要說到鼎泰豐的蝦餅有什麼特別之處,那肯定得提到,除了未使用魚漿,充分地保留蝦子的鮮甜與口感,還加入了香菜提味,不需沾醬,美好滋味就能令人無法忘懷。

■ 與蝦餅結緣

一間楊先生口中自謙的「包子店」,卻出現一道香酥蝦餅,是件看起來有些唐突的事情,而這道餐點之所以會與鼎泰豐結緣,就得將時光拉回2018年,團隊至新加坡分店的交流說起。


「蝦餅」這道餐點即使到現在,楊先生仍對初次品嚐到它時的美味,記憶深刻。當初在新加坡分店享用到蝦餅,一入口便讓楊先生感到驚豔。「如果能將這樣的美食,分享給更多人知道那就好了」,憑藉著這樣的想法,楊先生返台後,決定讓蝦餅成為菜單的一員。因此,請點心總監李文運著手,除了復刻出記憶中的味道外,仍要同時符合台灣本地的口味。

■ 味道是有記憶的

但要讓回憶重現談何容易?阿運師傅帶頭研發,依新加坡的原有菜單為基底,將新鮮的蝦粒與紅蘿蔔、香菜攪拌而成的內餡,鋪在豆皮上,再拿去油炸。由於不加入魚漿的關係,鼎泰豐的蝦餅吃起來更為彈牙酥脆。

■ 改良後的蝦餅,變得更加厚實。 
Image/陳薇如 © DTF

「咬起來酥脆,口感扎實。」是楊先生對蝦餅的要求,卻也是研發過程中,讓大家卡關的地方,因為,每一次蝦餅的厚薄度、油鍋的溫度及油炸的時間,都是變數。每改動一個小環節,就意味著將是一次全新的試吃與調整。

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小地方,其實都是蝦餅是否得以上市的關鍵。在蝦粒的大小、內餡的厚度、紅蘿蔔與香菜的多寡、油炸溫度時間、製成後切塊的大小等等,不斷來回實驗,直到找出最適當比例。然而,就算已經過這些繁瑣的過程,卻仍只是上市前的一小步。

■ 試吃大隊上線

每次研發新品到一定的階段後,就會開始進行「擴大試吃」,這也是這道餐點,是否可以順利與大家見面的魔王等級關卡。為什麼會這樣說呢?一開始會先請主管們吃完後寫問卷回饋,在這個只能說真話的環節,研發組時常會收到許多一針見血的回饋。

收到回饋後,研發組會再將這些意見收集,並從中著手修正,一百種人即代表會有一百種口味偏好,要製作一道所有人都滿意的餐點,並非易事。但研發組就是會努力在眾多的意見中,讓蝦餅逐漸向大眾接受的口味越靠越近。

當主管們試吃後,並不意味著結束,而是另一個開始,試吃規模會擴展到門市同仁的全員試吃與回饋,等到一切塵埃落定後,蝦餅才真正準備好,可以和大家見面。

■ 蝦子與香菜的結合,味道令人驚喜。 
Image/陳薇如 © DTF

■ 精進再出發

這次改良後的蝦餅重點,就是將內餡增厚一點點。但可別小看這樣的變動,這不僅意味著,要讓油炸的時間及溫度都重新測量過一次,還得要再跑一次試吃的所有流程。而這次的變動僅是因為,想讓口感再更好一點!

調整後再上市的蝦餅頗受好評,除了更有口感外,蝦味也更加濃郁。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這道餐點,也透過新款桌卡的製作和擺放,讓曾經隱身在菜單中精緻小饌,重新躍上舞台。

下次若有親友到門市用餐,不妨推薦他們品嚐看看,這道讓楊先生無論如何都想要復刻的美味回憶吧!
(Text/黃煜嵐)




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